首 页 图片新闻 大会报告 大会决议 辅助材料 历届两会
政 府 工 作 报 告
作者:  来源:  发布时间:2015-02-14 09:31:45   浏览次数:9665  文字显示: 打印

2015年2月12日在海曙区第十届
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
 
区长  吴胜武


各位代表:

    现在,我代表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    一、2014年工作回顾

    2014年,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按照“双驱动四治理”的决策部署和“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”的要求,大力实施“四个领跑”战略,谋发展、抓建设、精管理、惠民生、优服务,较好地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。

    在过去的一年里,经济发展实现了全面平稳增长,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1.07亿元,同比增长6.0%;实现财政总收入80.90亿元,同比增长8.0%,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.88亿元,同比增长12.6%,增速位列全市第一;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41.42亿元,同比增长19.2%,增速位列全市第一;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.75亿元,同比增长12.1%;实现自营出口58.97亿美元,同比增长1.4%;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190元,同比增长9.2%。

    在过去的一年里,改革攻坚取得了积极成效,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。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稳步推进,电商园区管理体制日趋完善,区块交叉联动执法工作试点扩面,4个学区教师共同体构建成立,楼宇公共卫生入选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创新案例培养项目。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制定公布,行政审批创新模式、提速增效,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有序完成,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稳步实施。

    在过去的一年里,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,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。“五水共治”全力推进,“清三河”整治任务全面完成。“三改一拆”持续深入,省首批无违建区积极创建。智慧城区建设成效显著,荣获2014年中国智慧城市推进工作成就奖。10项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,全国文化先进区通过复评,获评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地区、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、国家级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、省双拥模范城区,连续九年荣获“省级平安县市区”称号,81890光明俱乐部被评为全国助残先进集体。

    回顾2014年,我们主要做了六方面工作:

    (一)推进转型升级促发展。围绕电商强区建设,新兴产业不断集聚,宁波电子商务城海曙园区(服务外包集聚区)正式开园,中国(宁波)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竣工交付,2014品牌电商·海曙峰会成功举办,全年引进电商企业350家、注册资金达25.40亿元。总部经济不断壮大,11家企业入围“宁波市百强优势总部企业”,永和居易北侧地块等3个总部地块完成出让,真和集团等3个总部项目开工建设,维科集团等2个总部在建项目进展顺利。企业创新工程持续深化,8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,辖区企业首获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,发明专利授权数同比增长35.9%,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居全市首位。品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,新增1个驰名商标,3家企业位列中国服装行业百强,4家企业入选“宁波市外贸实力效益工程”,8家建筑业企业荣获“宁波市龙头骨干企业”称号,2家企业获评区长质量奖。现代商贸业发展日趋成熟,2014宁波购物节海曙区活动成功举办,月光经济发展成效显现,1844艺术生活中心、高鑫广场等项目开业运营。文商旅发展互促互动,天一阁·月湖国家5A级景区创建进展顺利,景区荣获“最佳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”称号,全市首个旅游剧场“明秀·大航海”顺利开演,鼓楼沿、城隍庙商圈文化产业提升等项目有序推进。招商引资成效明显,引进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企业的资金达74.90亿元,同比增长70.2%,引进大市外内资、实际利用外资、浙商回归实际到位资金分别完成市对区年度目标任务的182.3%、120.5%和312.0%。要素保障不断强化,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基本完成,区金融信息对接中心正式成立,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专项基金成立运作,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政府统保平台和融资平台顺利搭建,市人才大厦等老旧商务楼宇改造完成。首届电子商务人才节成功举办,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引进有序开展,区人才公寓建成启用,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146名,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4人获市“海外工程师”,2家企业获市级企业技术创新团队称号。

    (二)加快项目建设拓空间。扩大有效投资成效显著,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,铁路宁波站综合客运枢纽配套工程加紧施工,永达路下立交建成投用,南广场及地下室全面开放,北广场、南站西路等项目加快建设。鄞奉路滨江商务居住区一期、南塘河历史街区二期进展顺利,月湖西区一期完成地下室主体施工,原汽车南站商业综合体地块完成出让,和创大厦等12个重大项目建成投用。秀水街历史街区保护改造项目启动实施,天一阁广场建设稳步推进,莲桥街文化商业综合区二期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。征拆安置加速攻坚,原段塘村、丁家村旧村改造拆迁基本完成,鄞奉路二期项目、月湖西区二期非住宅拆迁实现清零,望春桥村(望春路以北)地块等12个阳光征收项目基本完成。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推进,蒲家一期、气象路1号、双杨村民安置房建成交付,原美佳乐地块、气象路2号地块竣工验收,后孙、联丰、西成(后孙)、望春桥一期地块拆迁安置房加快建设。危旧房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健全,4254幢房屋建立“一楼一档”,以成片危旧住宅为重点的棚户区改造试点启动实施,朝阳新村超过90%以上居民同意征收。民生保障项目加快建设,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(广安养怡院)建成投运,区文体中心竣工交付,气象路小学等其他项目有序推进。区域路网不断完善,通达路基本建成,广安路等5条道路完工,机场路综合整治(海曙段)工程进展顺利。交通拥堵治理深化推进,全市首个P+R停车场建设完成,开发地下空间19.68万平方米,新增专用停车位4087个、公共自行车1185辆。

    (三)强化综合整治优环境。“三改一拆”深入推进,长效控违拆违机制不断健全,拆除各类违法广告牌536块,累计改造旧住宅区、旧厂区、城中村115.70万平方米,拆除违法建筑22.10万平方米,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57.1%和138.1%。“五水共治”专项整治成效明显,“河长制”全面落实,累计清理垃圾3495吨、打捞沉船85艘、疏通各类管道410公里,6个片区管道重新完成铺设,2个低洼区域实现改造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深入推进,铁路宁波站和汽车南站过渡站区域管理日趋严格,“六小十题”、车棚车库违法改变用途等专项整治有序铺开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持续加大,学生饮食安全工程深入实施,在全省率先实施学校食堂“透明厨房”远程监管试点,无证无照小餐饮“清零”行动扎实推进,547家无证小餐饮得到整治规范,2家省放心农贸市场成功创建。大气重污染应急防控体系不断完善,汽修行业有机废气治理有序推进,淘汰黄标车3569辆,节能减排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。道路清爽行动深入开展,43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,垃圾分类在34个小区推行。以智慧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提效,云服务管理平台和电子商务产业统计等2个示范应用项目建成使用,区政务信息资源中心一期基本建成,数据开放平台启动建设,“iNingbo进社区”工程有效实施,智慧社区建设稳步推进,4G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。

    (四)注重民生保障增福祉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1/3符合流动条件的骨干教师开展交流,“F4海湾”小学生全免费托管正式推广,“海之梦”浸润式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施,特殊教育研究成果获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。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全市首推,市级专家下基层医疗机构接诊机制运行顺畅,市区联动的心电远程诊断中心基本建成,“粉丝式”家庭医生制服务共签约53491户。“单独二孩”政策全面贯彻落实,再生育网上审批在全市率先实施,“优家计划”服务达5万人次。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,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460余场,新增社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心、流动图书馆21家,新增民间博物馆、艺术馆4家,2部作品获省第十二届“五个一”工程奖,《海曙区志》公开出版。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培育,“民间名嘴”工程全面打造,文明城市创建实现长效常态。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,安装更新健身路径35套。社保扩面加快推进,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555人,帮扶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865人,户籍人员各类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。住房保障动态化监管机制不断完善,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家庭382户、公共租赁住房482户。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,新增1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、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,17个社区荣获“宁波市老年宜居社区”称号。社会化助残服务体系初步构建,在全省率先出台政策性意见、成立社会助残协会。

    (五)创新社会治理保和谐。社区建设持续深入,10个品牌社区重点培育,白云街道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。社区减负增效工作扎实推进,社区档案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启动推广,清理机构挂牌348块。社会组织培育提质增速,“爱汇海曙,情在路上”公益创投品牌深化打造,认购项目、金额分别同比增长95.5%、45.8%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,“半小时法律服务圈”成功打造,法律服务产品目录制定出台,全市首个法制宣传服务志愿者协会成立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统筹协调机制逐步健全,动态监测和抽样调查统计制度不断完善。应急联动机制日益完善,自然灾害灾民救助等应急预案编制修订,应急抢险队伍和物资储备有效增强。公共安全形势保持平稳,安全责任体系不断健全,消防安全群租房样板全市首创,12个重点安全隐患单位整改基本完成,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。“无欠薪海曙”品牌持续深化,劳动关系和谐指数测评连续两年居全市第一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深入推进,“三色预警”工作法在全市推广,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扎实开展。立体化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不断深化,重点区域武装机动巡逻全面推行,社会治安形势整体向好,刑事案件、盗窃案件和“两抢”案件发案数分别同比下降4.5%、8.8%和22.2%。

    (六)开展正风肃纪提效能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,工作作风持续改进,调查研究全面加强,会议文件不断精简,“三公”经费大幅下降,各类考核评比项目减少过半,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。“岗位对责、绩效对账”考核制度启动推广,“一线清障”专项行动大力实施,通报上网、黄灯约谈、“三个一律”和连带问责“四条铁律”全面推行。坚持依法履职,认真接受人大、政协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,办理完成区“两会”建议提案243件。政府职权清理全面开展,公布权力清单2153项。行政审批权限下放承接工作扎实开展,联合审批运作机制建设不断加强,全市首推企业设立“三证合一”,审批层级和时限大幅压缩,事项审批实际平均用时较法定平均时限提速84.6%。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,电子招标系统全面建成。政务公开不断扩大,网上政务大厅有序推进,网络问政成效明显,全年主动公开信息11745条,35家单位首次向社会公开年度预算。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试点持续推进,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系统建立运行,政府偿债资金实行专户管理,财政资金支付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加强。国有企业监管制度不断健全,海曙城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组建运行。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阳光工程建设日趋完善,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全面履行,网上行政执法暨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继续深化,财政资金、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和领导干部履责等事项的审计力度持续加大,共核减、节约投资项目资金1.37亿元。积极支持工青妇、关工委和工商联等群团开展工作,人民武装、国防动员取得新进展,民族宗教、侨台事务、科普、慈善、红十字等工作得到全面加强。

    各位代表,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。这是市委、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区人大、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,是全区上下同心同德、团结奋斗的结果。在此,我谨代表海曙区人民政府,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全区干部群众,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以及社会各界人士,向所有关心、支持、参与海曙建设和发展的朋友们、同志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致以崇高的敬意!

    在总结回顾2014年工作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,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,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:一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不到位,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;二是现代产业体系特色优势尚不明显,区域自主创新动力仍显不足,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有待进一步增强;三是个别项目建设的推进速度还不够快,精细高效的管理体制仍不完善,管建融合的动态衔接有待进一步增强;四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均衡,优质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与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需求相比仍显不足,创新社会治理的整体氛围有待进一步增强;五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还不够快,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仍不同程度存在,改进工作作风、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。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,我们一定高度重视,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。

    二、2015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

   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,也是全面完成“十二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和“十三五”规划的谋划编制之年。纵观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形势,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,也存在不少实际困难。我们将深刻认识新常态、主动适应新常态、积极引领新常态,坚持发展、主动作为,在改革中奋进,在创新中突破,在法治中践行,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领跑。

   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: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全会精神,坚持以“八八战略”为总纲,按照“双驱动四治理”的决策部署和“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”,围绕“四个领跑”战略,全面深化法治海曙建设,狠抓改革攻坚,突出创新驱动,加快发展城市经济、提高城市品位、增进民生福祉、建设法治政府,努力在全市“四好示范区”建设进程中走在前列。

    综合考虑发展的趋势和工作导向,建议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%左右,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%,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%,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000人,节能减排完成市确定的目标任务。

    做好今年的工作,要围绕“一个主题”,实现“四环联动”。

    围绕“一个主题”,就是要围绕法治海曙这一主题,全面深化法治建设,依法行政、深化改革,以改革强化法治,以法治保障改革。要在法治的轨道上,稳步推进各项事业改革,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,加快建设职能科学、权责法定、执法严明、公开公正、廉洁高效、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,充分激发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活力,真正发挥出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。

    实现“四环联动”,就是要以环境倒逼转型、以转型推进产业、以产业带动城市、以城市提升生活。以环境倒逼转型,就是要以铁的决心和铁的手腕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整治,通过治水、治污、治气、拆违等手段,倒逼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无路可退,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内涵式扩张转变。以转型推进产业,就是要加快转型升级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,通过腾笼换鸟、机器换人、空间换地、电商换市,加快建设产业发展平台,大力培育现代产业集群,不断提高“亩产效益”,从而实现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。以产业带动城市,就是要抢抓“一带一路”发展机遇,以产业的高端化带动城市的现代化,通过新兴业态、特色经济、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,集聚各类优质资源和高端要素,加快城市有机更新,促进城市加快转型,从而实现产城联动和产城一体。以城市提升生活,就是要以高水平的城市化建设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,通过智慧城区建设、公共服务完善、社会治理创新和法治政府打造,不断提高城市品质品位,从而实现辖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同步提升。

    按照上述目标和要求,今年的政府工作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:

    (一)围绕优化提升,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。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,引增量、扩存量,大力发展城市经济,构建完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,加快提升产业整体素质,努力实现产业发展能级新突破。

    做强新兴业态。以规划打造“网上丝绸之路”试验区为引领,积极融入宁波市港口经济圈建设,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智慧物流等信息产业,推动中国(宁波)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开园运作、丽星银座建成投用,加快五江口地块开发,做好段塘丁家地块设计方案编制,全面建设电商强区和智慧新城。依托铁路宁波站、旧城旧村改造等重点区块开发,不断加大地块招商推介力度,加快引进培育一批附加值高、贡献度大的新兴产业项目。强化各类文化产业园区的培育、扶持和壮大,加快新兴业态发展,实现文化产业规模化提升。

    做大特色经济。加快总部经济发展,分类培育总部企业,引导本土骨干企业总部集聚,大力发展一批总部型都市工业。分批推进总部项目,分步完成项目前期,力争竣工项目启动产业招商,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程,出让项目推进开工建设。坚持存量提升与增量优化相结合,持续推进旧厂区转型升级,力争改造3万平方米。不断壮大楼宇经济,加快望湖宾馆等老旧商务楼宇改造提升,持续做好海曙恒一广场等项目招商,打造一批特色楼宇、精品楼宇。

    做实优势产业。加快完善现代商贸业布局结构,引导传统商贸企业改造提升、调整业态,增强线上线下互促营销。多渠道培育新的消费热点,推进网购消费、旅游消费、健康消费和文化消费扩量提质。大力发展月光经济,不断推进以天一商圈为核心、各特色街区为节点的夜市街区建设,积极打造“商贸夜海曙、人文夜海曙、休闲夜海曙”。坚持进出口并重,扩大政府统保平台覆盖面,鼓励企业多形式拓展境外投资,培育高端服务外包产业,推进服务外包业能级提升。大力推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,完善企业资质批后监管,引导企业推进技术中心建设。

    做优要素环境。科学谋划“十三五”规划,修订新一轮产业发展扶持政策,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,深入推进股份经济合作社改革,完成集体土地农转用工作。加快健全金融服务体系,搭建多形式的政银企金融对接平台,助推骨干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,争创保险创新示范区。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,加快建设科技服务业创新集聚平台,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,积极争创国家和省级名品牌、名商标。全面开展“质优海曙”建设,加大市长、区长质量奖企业培育力度。强化人才要素支撑,推进人才开发广场建设,深化电子商务人才节活动,加快“千人计划”等高层次人才引进集聚,加强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紧缺人才引进培育。

    (二)注重扩容增质,加快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布局。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,加快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,坚持规划、建设、管理三者并重,不断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布局,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,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后劲和优势。

    统筹建设功能区块。以铁路宁波站综合客运枢纽配套工程建设为契机,统筹重点功能区块开发建设,加快推进原汽车南站地块开发建设,确保铁路宁波站北广场及南站西路竣工投用。加大重点地块服务保障,加快推进鄞奉路滨江商务居住区建设,力争早出形象早见效益。持续打造城西北商业副中心,加快新星商业中心等重点功能性板块开发建设。强化区块发展空间保障,加快推进一批征迁项目,加大望春、段塘区域拆迁遗留项目的扫尾清零力度。

    更新改造历史街区。充分挖掘街区历史文化资源,构建串联完整的旅游景观体系,进一步优化天一阁·月湖国家5A级景区规划方案,加快创建进度。发展都市休闲旅游,促进文商旅互动融合,进一步引导好鼓楼沿业态调整,稳步推进城隍庙区域改造提升。以活态保护为核心,全力推进秀水街区保护改造工程,力争基本完成房屋处理签约工作。不断加快莲桥街商业文化综合区一期招商和二期建设,确保南塘河历史街区二期建成交付,加快推出海曙一日游。

    提升完善配套设施。完善交通路网布局,配合实施中山路改造提升工程,完成机场路综合整治(海曙段)工程和范江岸路西延、安丰街、新星路等道路建设,建成停车位2000个,继续做好公共自行车站点建设。加强危旧房监管排查,实现房屋的动态监测和专业化分级,开展棚户区改造试点项目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,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,确保后孙一期2号、3号地块和联丰地块拆迁安置房建成,加快蒲家三期保障性住房和后孙二期、西成(后孙)等地块拆迁安置房建设。

    (三)强化长效常态,加快深化城市综合管理机制。切实将绿色、环保的理念融入城市管理之中,以精细管理和长效管理为目标,注重管建无缝对接,不断深化智慧城区建设,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。

    增强整治实效。加大“三改一拆”推进力度,严格落实违法建设巡查监管制度,建立健全违法建筑发现和查处责任追究制度,逐步形成强大的违法建筑防控体系。持续推进“五水共治”,重点加强污染源治理,强化四级动态巡查,巩固“清三河”治理成果,实施黄家河沟通工程,启动7条河道疏浚工程,新开展12条河道水质提升。继续推进管网改造疏通和低洼片区雨水提升工程,做好未实施截污处理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,启动余姚江排水口、奉化江排水口管网改造,加快黄家河翻水站、段塘闸建设进度。

    深化精细管理。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制,强化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道的联动对接。加大铁路宁波站区域综合管理力度,重点对“黄牛”、“黑车”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治。建立执法与管理互动的工作模式,全面推进车棚车库违法改变用途专项治理,加强社会生活噪声和油烟污染控制,深化推进小餐饮综合整治和规范。持续开展道路清爽行动,创新保洁管理模式,探索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机制。实施道路沥青和桥梁大修,全面完成背街小巷综合整治的收尾工程。

    强化节能减排。深入推进低碳城区建设,巩固禁燃区建设等专项整治成果,狠抓大气污染综合防治,加大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整治和黄标车淘汰力度,建立环境污染执法联防联控机制。加快完善区域节能政策体系,推广合同能源管理,深入实施以商贸、公共机构为重点领域的节能改造项目建设,做好节水型小区创建。深化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,全面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,确保新建项目新增排污权交易率达100%。

    加快智慧建设。加强基础网络建设,扩大区域免费WIFI覆盖面,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。强化信息资源整合,加大政务数据整合共享力度,健全社会基层信息管理平台,启动区政务信息资源中心二期开发建设。提升智慧应用体系实效,深化推进智慧城管、智慧旅游、智慧出行、智慧健康等重点项目建设,打造智慧社区应用平台,推动智慧城区建设和城市管理有机融合。

    (四)突出均衡优质,加快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方式。不断深化社会领域改革,扩大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的广度和深度,加快提升优质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,有效满足群众多元化和差异化的需求。

    完善公共服务基础。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大力推动公共文化资源整合,加快推进社区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设。强化文明创建工作,加大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,不断提升舆论宣传引导能力。全面夯实社会保障基础,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。巩固充分就业区创建成果,深化就业项目经理人工作体系,搭建创业项目推介平台,推动创业带动就业。完善社会救助体系,搭建社会救助社会参与平台,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。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建设,扎实做好后孙学校等新建项目,稳步推进档案馆、联丰停车场、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妇幼保健院合建工程。

    创新公共服务机制。积极引导教育资源均衡配置,持续推进学区教师共同体建设,完善教师交流机制,创新教育教学模式,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。加强楼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,不断深化医疗联合体建设,积极探索分级诊疗模式和方法,建成市区联动的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中心。探索建立公共文化项目化管理机制,搭建公共文化公益性项目建设平台。多渠道整合社会资源,有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、医疗、教育、养老、助残等领域。

    提升公共服务品质。高标准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,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不断拓展“海之梦”、“F4海湾”等校外教育服务品牌覆盖面。进一步丰富“粉丝式”家庭医生制服务内涵,保持签约人数和服务质量全市领先。继续抓好“优家计划”全过程服务,探索计生特殊家庭帮扶长效机制。不断深化文化活动品牌建设,持续开展“欢乐广场幸福海曙”城市广场文化惠民工程。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,积极开展省体育强区创建。打造智慧养老信息服务系统,深化81890居家养老援助服务中心建设,新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20个。不断完善社会化助残服务体系,统筹推进区社会助残服务中心和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。

    (五)立足幸福和谐,加快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模式。立足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问题,主动改进社会治理方式,注重治理机制创新,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,全面激发社会活力,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。

    深化平安保障建设。以平安海曙建设为核心,全面深化立体化社会治安动态防控体系建设,扎实推进公安基础信息化、警务实战化、执法规范化、队伍正规化建设,完善社会应急联动工作运行机制,提升突发情况、重大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。严格落实安全责任,不断深化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机制,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,持续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,进一步加强高层楼宇、出租房、老旧市场等安全隐患综合治理。强化流动人口常态化管理服务,积极探索居住证改革和积分制管理。加快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,加大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打击力度。不断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建设,强化劳动监察执法和劳动争议案件处理。

    夯实基层自治基础。进一步推进社区工作减负增效,积极开展规范社区工作,严格执行社区工作准入制,继续加大品牌社区建设力度。持续深化“一委一居一中心”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建设,充分发挥居委会专职委员在社区民主自治中的作用,真正释放出社区服务居民的活力。完善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机制,将普法教育和社区管理服务结合起来,提高社区自治的法治化水平。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规范化建设,探索建立区级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综合管理平台。以法定途径优先为原则,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,建立健全涉法涉诉信访终结制度,不断提高信访法治化水平。

    推动社会自我服务。积极探索社会工作的多元主体参与,加大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力度,完善新型社会工作交流机制,不断提升社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。充分依托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,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品牌建设和能力建设,强化三级网络搭建,研究出台社会组织扶持政策,优化政府购买服务和公益创投机制,促进社会组织、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的互动衔接。探索实践社区“参与式”治理,搭建居委会、业委会、物业三方互动平台,启动实施物业服务提升计划,强化居民互动沟通能力。

    三、深化改革攻坚,加快法治政府建设

    面对新任务、新要求,区政府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,以法治政府建设为核心,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,推进政府职能转变,深化行政体制改革,全面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。

    (一)简政放权,依法履行政府职能。贯彻落实以“四张清单一张网”为核心的改革部署,做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动态调整和后续管理,着手研究制定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。进一步加大政府职权梳理力度,强化职能整合,优化机构设置,研究制定3-5年内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安排和工作计划。严格控制新设机构,扎实做好控编减编。持续做好上级审批权限下放承接工作,深化审批目录制管理,继续推广企业“多证合一”等简化审批新举措,推动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向基层延伸。

    (二)阳光透明,大力推进政务公开。稳步推进网上政务大厅建设,深化完善阳光工程网,加大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,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。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,构建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的交流平台,探索实现政务督查和网络问政的有机融合。继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规范化运行,大力拓展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范围,不断完善交易平台功能。深入推动依法决策,不断完善群众参与、专家咨询相结合的决策机制,切实提高重大改革、重要项目、重大民生等领域决策的法治化水平。

    (三)严谨高效,全面规范行政执法。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,严格执法程序,落实执法责任制,有效规范行政行为。强化市场秩序监管,完善信用监管体系,深化登记制度改革,实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。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、重大行政合同、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,切实维护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。突出实绩考核导向,完善绩效考核机制,做好民主评议部门、行业风气和基层站所工作,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。

    (四)清正廉洁,严格强化监督制约。巩固和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,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“八项规定”,强化作风建设,加大问责问效力度,厉行节约,确保“三公”经费阳光透明。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,不断推进廉洁城区建设,加大政府投资项目效能监察和廉政风险防控力度。贯彻落实新《预算法》,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,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,全面加强全部政府性资金监管。继续强化审计监督,重点抓好财政预算执行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,有效完善政府内控制度。

    各位代表,加快法治政府建设,是一项重大、持续而艰巨的系统工程。在这一进程中,区政府将一如既往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,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,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。主动听取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,重视公众监督、网络监督、舆论监督,全力做好政府民生实事项目,努力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。

    各位代表,当前海曙正处在发展的重要关口,我们的任务艰巨、责任重大。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来深入推进“四个领跑”战略,主动适应新常态,奋力开拓新局面,为基本建成和谐发展的现代化中心城区而努力奋斗!

 

附件1

2015年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


    1、新增公共租赁住房(租金补贴)100户;竣工安置房3500套;完成安丰街配套道路建设。

    2、做好城区排涝设施改造工作,疏浚内河7条,完成黄家河沟通工程,启动段塘闸建设工程。

    3、完成7个小区雨污分流工程,实施余姚江、奉化江排水口改造工程。

    4、继续推进公共自行车建设工作,新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50个,新增公共自行车1600辆;新增停车位2000个。

    5、实施安全技能训练拓展工程,强化应急救援指导。培训主要负责人500名、安全管理人员800名、从业人员4.5万名。

    6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000人;落实创业扶持政策,审核发放小额创业贷款2400万元。

    7、新增1家省级放心农贸市场。

    8、新(改)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20个。

    9、不断深化医疗联合体建设,积极探索分级诊疗模式和方法,建成市区联动的医学影像远程诊断中心。

    10、启动段塘学校改扩建工程。


附件2

名词解释
 

    1、五水共治:指治污水、防洪水、排涝水、保供水、抓节水。

    2、清三河:指清理整治黑河、臭河、垃圾河。

    3、P+R停车场:P+R指Park and Ride,P+R停车场即停车换乘停车场。

    4、F4海湾:“F”指free,是免费的意思;“4”指四点钟学校。F4海湾指为学校放学后、家长下班前的小学生,提供一个集学习、娱乐为一体的校内场所。

    5、交通事故四项指数:指交通事故的发生起数、死亡人数、受伤人数、直接财产损失四项指标。

    6、“三色预警”工作法:指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,通过红、橙、黄三种颜色来区分其事态轻重缓急、处置难度,并落实相关化解稳控责任的一项维稳工作机制。

    7、三个一律:指凡是违反纪律规定,并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当事人,有领导职务的,一律免职;一般干部,一律降级;临时人员,一律辞退。

    8、三证合一:指将市场主体原需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、组织机构代码证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。

    9、一带一路:指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和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。

    10、质优海曙:指在质量强区建设的基础上牢固树立质量优先、质量优异理念,坚持以质量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,通过质量引领、内涵发展,使经济结构更优、资源消耗更小、环境代价更低、城区发展更美、民生福祉更好、政府效能更高。

    11、四张清单一张网:指政府部门权力清单、部门责任清单、企业投资负面清单、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浙江政务服务网。


  
  
  
  
  
  
    
 

 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5年2月2日印

宁波市海曙区人大常委会主办 海曙区信息中心承办

技术支持:宁波市卓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